【推荐】小口径阀门镗刀杆的设计
阀门是流体管路的控制装置,其基本功能是接通或切断管路介质的流通,调节介质的压力和流量。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,阀门使用量巨大,需求量也不断增长。但各种原因引起阀门泄漏甚至造成停产等事故已屡见不鲜,其中阀门泄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阀座圈孔的尺寸精度不高、表面质量不好,造成阀体与阀座配合时密封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,其中小口径法兰联接的整体式阀门最为明显。
一般来说,阀体的阀座孔在毛坯状态是不带出来的,需要在车床通过镗刀杆来切削加工。镗孔刀杆种类繁多,结构各具特色,但是在加工小口径阀门阀座孔时由于空间有限,限制了刀杆的尺寸,给阀座孔的加工带来极大困难。下面随一起来了解下小口径阀门镗刀杆的设计知识吧。
1.阀门及现有镗刀杆的优缺点
(1)小口径阀门阀体的具体尺寸。如图1所示,这是一个符合API 6A设计要求的阀体,其中两法兰面端距、孔的大小在API 6A中有严格要求,不能更改。而且API 6A不接受加工好阀座孔后再焊接法兰的方式,简单说阀体必须是一体式的,这给阀座孔的加工带来了难度。
(2)原有圆柱形刀杆设计。通过阀体图样可以看出,刀杆伸出部分不小于200mm,刀杆直径不大于45mm,刀尖切削行程16mm。目前国内镗阀座圈孔刀杆后半部分是方的,用来刀架的夹持,前半部分是圆柱形,带有装刀的方孔和紧固螺栓孔,如图2所示。其优点:结构简单、容易加工;缺点:①刀杆重,刀尖下垂严重。②每次进刀不方便,需手动调刀。③无法实现连续加工。④加工效率低。⑤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差。
2.新镗刀杆的设计
为了减轻镗刀杆的质量,解决圆柱形刀杆的问题。本文设计的新刀杆的横截面是由两段相同的圆弧交汇而成,每段圆弧的直径略小于待加工阀门的通道孔直径,如图3所示。在加工前直接将切削车刀装在刀杆上,调好位置,新刀杆可以保证在刀杆的右侧贴着阀体流道孔的一侧轴向进给,给车刀留有间隙,保证刀尖不被碰伤,如图4所示。当到达阀座孔位置时径向进刀开始切削,在数控程序或手工操作下顺序切削直至阀座孔成形,这时新刀杆的左侧刚刚接近阀体流道孔的内部,不会产生干涉或碰撞,如图5所示。
3.新镗刀杆的计算
(1)与圆柱形刀杆的对比。通过查询AutoCAD的面积和质量可知,相同长度新刀杆的面积1 189mm2, 圆柱形刀杆的面积1 590mm2,新刀杆质量为圆柱形刀杆质量的75%,Y轴方向惯性矩,新刀杆为9.6×108mm4,圆柱形刀杆12.9 ×108mm4,新刀杆质量为圆柱刀杆质量的74%。
(2)SolidWorks刀尖位移的分析。在车床上镗孔时夹持部分固定在刀架上,头部伸入工件加工,镗刀杆可以看成是一根在切削力作用下的悬臂梁。
根据金属切削的原理可知,在镗孔加工的过程中,镗刀承受切向力Fc、径向力Fp、轴向力Ff和重力G的作用。而在Fc,Fp和G的作用下,镗刀杆会发生弯曲、扭转甚至破坏。
建立数学模型,车床转速300r/min,进给量0.4mm/r,吃刀量3mm,主偏角75°。刀杆材料用45钢,调质后其屈服强度530MPa,许用剪切应力80MPa,密度7.85g/cm3,弹性模量E=2.05×105MPa。根据加工精度的要求,许用挠度0.02mm。
经计算切削力可得:Fc=2 564N,径向力Fp=897N,轴向力Ff=846N,重力G=22N。
带入SolidWorks中做有限元分析可得,刀杆最大位移为0.009mm,如图6所示,故刀杆设计是合理的。
图6 有限元分析
4.结语
原先使用圆柱形刀杆时,由于使用手工调刀进给,一般半天可以加工一头阀座孔。加工一只阀体需要一整天的时间,工人很辛苦,即使如此加工,孔的质量还是不能令人满意。后来改为新型刀杆后,加工一头阀座孔1h左右,换面再次装夹镗另外一头阀座孔,一只阀体约3h,相比而言大大节约了加工时间。现在再次改进,在刀杆上再加一把刀,如图7所示。加工完内侧阀座孔后,直接加工外侧阀座孔,节省了一次装夹、校正,全数控操作2h左右即可加工好一只阀体,省时省力,质量还得到了保证,因阀体阀座配合密封失效引起的阀门泄漏大大降低。
- 2023-01-16大齿公司组队参加大同市万人健步走活动【资讯】
- 2023-01-16成德绵数年后可实现轨道交通无缝换乘4条地铁有望向德阳延伸【资讯】
- 2023-01-16搭建创新平台打造无人化工厂赛轮轮胎未来可期【资讯】
- 2023-01-16成都南车首批两台最大直径全断面硬岩掘进机下线【资讯】
- 2023-01-16东盟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地位【资讯】
- 2023-01-16大连地铁第一台盾构机大连1号再踏征程【资讯】
- 2023-01-16德工总经理唐大勇参加职代会东制造小组讨论【资讯】
- 2023-01-16大连一饭店庆开业两台起重机吊放鞭炮【资讯】
- 2023-01-16不断拓宽海外市场国机重工集团出口取得佳绩【资讯】
- 2023-01-16搭上碳中和的快车核电迎来发展新机遇【资讯】